蝶古巴特餐巾紙的收藏


 


    餐巾紙美麗的圖案會讓人忍不住想收藏,買回家之後有人是


整箱堆在一起,有人是用資料夾整理,我的整理方法是2張放在一


opp自黏袋裡,再分門別類放在紙箱或收納箱裡,有需要時就


開箱尋寶又不會弄的亂七八糟


餐巾紙的保存要注意濕度、蟲蠹跟避免日照就可以保存很久~


>




 



以下引用至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trackback.php?blog_id=SF777&article_id=26396506


 


但真要更精準的依年限分,
可以將保存期限分為三類。

第一類:保存期限約50年。
此為一般機器製紙的壽命,
現代紙張最多可以保存50年,
如果你不在乎作品50年便一碰就碎,
可以放心使用任何紙張來做書。

第二類:保存期限約200年。
此為中性紙的壽命,當然還必須加上以無酸的膠類黏合。
比如無酸白膠、無酸雙面膠等,
講究的最好連裝飾用的貼紙、飾品緞帶等,
還有書寫畫圖的筆、墨也需是ACID FREE(無酸)才行。

有人說相片先護貝再貼,便能長期保存,
但護貝用的膠膜萬一是酸性的,
那就比不護貝更糟,
正如膠帶,屬於「不可逆性」,想去除都沒辦法。

第三類:保存期限千年以上甚至永久。
這就需要弱鹼性的紙、弱鹼性的膠類來做書。
其實現今許多古書仍保存良好,
就是因為它們當年製紙過程中有加入石灰等鹼性物質,
使得紙呈弱鹼性,
反而能對抗環境中的酸,保存得好。

你一定會與我有相同疑問,
既然紙最好是弱鹼性較好,
為什麼現在製紙過程還加入酸性成分的物質,
故意讓它保存時間短,很快便脆裂呢?

這就要怪德國人,
1807
年德國發明松脂、硫酸鋁加膠法後,
讓製紙成本降低,於是酸性造紙法便普及全世界。
當時傲慢(或說落後)的中國反而較晚接受此造紙技術,
於是中國古書竟能保存良好哩。
直到我們也學到此酸性造紙技術,
採購此種造紙機器,
才讓書籍因紙具酸性而容易脆化劣化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ecour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